![]()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百名学生赴香山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推动高质量办好思政课。10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行走的大思政课”第二季,来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共产党简史”“社会主义发展简史”课程的近百名师生一同前往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实践教学开始,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赫宇老师和朱慧勇老师在纪念馆门前,将思政课堂搬到历史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两场现场教学,带领同学们与伟人领袖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深刻感悟香山革命精神的主要内涵与时代意蕴中,同学们一道迈步走进纪念馆。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进京“赶考”、进驻香山、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的筹建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个主题展。在永远奋斗《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前,同学们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红色遗物和文献档案,深刻感悟到七十多年前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赫宇老师和朱慧勇老师进行现场教学 香山是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至北京后的首个驻地,是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的地方。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2019年9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香山革命纪念地时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走进香山,追寻革命先烈足迹,重温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让同学们深刻体悟到了建国大业的来之不易,也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接受了一场深刻的党史教育和精神洗礼。 办好思政课,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为学生打牢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坚持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持续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努力为青年学生上好社会实践这堂“大思政课”,筑牢学校培养中外人文交流人才的红色底色。 |
||||